美瑶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美瑶小说网 > 八卦史记故事 > 第37章 周朝(二十)

第37章 周朝(二十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周威烈王在位24年后去世,他的儿子周安王姬骄继位。这一年周国内部没发生什么影响历史的大事,但是楚国出了点问题,楚声王被强盗杀死了。有人说一个大国的国君怎么会被“盗”杀死呢?这里面有一点可以八卦的内容。

我们前面讲过楚国越来越强盛,不断向中原进发。到楚惠王时期(周敬王在位期间)灭亡陈国、蔡国、杞国,将楚国领土扩至东海、淮海、泗水一带,成为一方强霸。楚惠王去世后的儿子楚简王继位,楚简王在位二十三年,他在位时期跟晋国赵魏韩打了不少次仗,虽然各有胜负,也占领了吕国,但国力确实消耗很大。等到他儿子楚声王继位,楚国社会动荡不安,国事积弊日深。楚声王六年(公元前402年),楚声王被“盗”所杀,这“盗”是怎么通过重重宫闱,层层防御杀的人呢?

有资料说他的儿子熊疑“恒常愿为王,爰说服诸臣与宾客,密谋弑父王,使盗袭弑王,王遂为盗所杀”。然后熊疑继位,这就是楚悼王。楚悼王继位前期日子相当不好过,那时候赵魏韩三国日渐强盛,征战不断,楚国内部也矛盾重重,直到他重用吴起,楚国才再次强盛起来。

回来讲周国的事。周安王是在没什么可讲的,只说他在位二十六年,然后去世了,他的儿子周烈王姬喜继位。

周烈王二年,周的太史儋(太史这个职位能坐得住的不是一般人,记不记得那位周宣王时期的太史伯阳父,天下大势都分析得清清楚楚)见秦献公(秦献公有个有名的儿子秦孝公,秦孝公期间有一件大家耳熟能详的事——商鞅变法),跟秦献公说:“始周与秦国合而别,别五百载复合,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。”大体说,秦国从周国里分出去做诸侯,然后呢会合二为一(秦灭周),等到灭掉周以后十七年,会出现霸王式的人物。具体秦从立国到灭周有没有五百年不清楚,但是秦灭西周得九鼎是公元前256年,十七年以后是公元前239年,秦国在位的人是秦始皇,而公元前238年,22岁的嬴政,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,开始“亲理朝政”。如果把周最后一支东周公的灭亡算作周的结尾,东周公灭于公元前249年,十七年后是公元前222年,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一统天下并称帝。

说到这里不免有人要问,这位太史儋是谁呀?有人说是老子,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就曾怀疑太史儋就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:“或曰儋即老子,或曰非也,世莫知其然否。”但也有人怀疑年代上对不上呀,老子年龄比孔子要长,孔子都去世多少年了。或者是老子的后代吧。具体是谁并没有定论,但是他确实很厉害这一点应该没人怀疑。

周烈王在位十年去世,然后他的弟弟姬扁继位(周烈王有没有儿子呢?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宫廷政变,带给周国的恐怕是越来越多的动荡和混乱,虽然这动荡和混乱对当时的大格局已经基本没有什么影响)。姬扁是周显王。周显王五年,贺秦献公,秦献公称霸。四年以后,也就是周显王九年,“致文武胙(祭祀的时候给周文王周武王的腊肉)于秦孝公。”周显王二十五年,“秦会诸侯于周”,秦召集诸侯国到周国这里来见他。二十六年,“周致伯於秦孝公”,前面自己称王称霸,后者周天子承认册封的——虽然你不册封人家也当上了。周显王三十三年,贺秦惠王登基。两年以后,即周显王三十五年,“致文武胙於秦惠王”。这样的示好并没有赢得深厚的友谊,周显王四十四年,“秦惠王称王。其後诸侯皆为王。”大家都跟你一样的政治地位了,咱们还比你强,别端着了。

四十八年,周显王去世,他的儿子慎靓王姬定继位。慎靓王在位时间很短,“立六年,崩”,然后他的儿子周赧(赧,因羞惭而脸红,实在不是什么好名号)王姬延继位。赧王时期东西周分治(大家还记得周考王吗?就是杀了哥哥,又封了弟弟一块独立的根据地的那位,他分出去的弟弟的后代作了东周惠公)。王赧徙都西周(因为东周公不愿意供养他了)。好落魄的样子吧。更落魄的事情还有,大家都知道一个词叫“债台高筑”,讲的就是这位周赧王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
周赧王其实是东周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天子,债台高筑的故事发生在他在位的第五十九年。咱们先慢慢讲,从周赧王登基开始说。

周赧王登基后,西周武公的太子共太子去世,他还有五个庶子,没有决定好立哪一个当太子。司马翦对楚王说:“不如给公子咎一块地方来支持他,逼着西周武公立公子咎做太子。”左成(楚国大臣)持反对意见:“这么办不好。如果周不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,是大王你知到周的困境,故意为难人家,会造成两国关系的疏远。不如请周赧王决定立谁,决定了以后呢,悄悄地告诉翦(司马翦),司马翦再让楚国资助给他土地。”周赧王果然立公子咎为太子。

这时候看起来周和楚国关系很好的样子,事实上呢,周已经弱小到连左右逢源都很勉强的地步了。这些年周的疆域和影响力就是放到沙漠里的海绵,风吹日晒,几乎缩到极限了。而楚国和秦国蒸蒸日上。楚在吴起变法后一度强盛,虽然吴起后来被杀,楚旧贵族也进行了反扑,但楚对中原的扩张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,而秦国已经称霸诸侯。而这两个国家和其他的给个大国之间战争频繁。合纵连横、朝秦暮楚,小国除了用摇摆不定的立场自救,几乎毫无反抗之力。

周赧王八年,秦国发兵攻打宜阳,楚国则派兵去援救。当时楚国以为西周是帮助秦国的,所以想顺带攻打西周。大夫苏代则为西周游说楚怀王说:“您怎么知道西周是帮助秦国的?说西周帮助秦国比帮助楚国更出力的人,是想让西周投到秦国方面去,所以人们都把西周、秦国放在一起说‘周秦’啊。西周如果觉得自己解脱不了,就必定投向秦国一方,那可就真是帮助秦国取西周的妙计呀。我为大王考虑,西周为秦国出力,您要好好待他;不为秦国出力,您依然好好待他,这样,才能让西周与秦国疏远。如果西周与秦国绝了交,就一定会投向楚国郢都的。”

楚怀王听从了苏代的意见,放弃了攻打西周的计划。

这里出现了楚怀王。就是屈原时代的那个楚怀王,楚怀王时期,楚国于公元前306年灭越国,几乎占有了整个南部中国,成为战国七雄中土地最大、人口最多,兵力最众的大国,具有攻灭六国、统一中国的有利条件。然而,自从吴起变法的失败后,旧贵族势力的强大,阻碍了楚国的发展,而在外交上,楚国也成为秦国攻击的对象。

为了抗秦,楚国和齐国结成了联盟。秦国力图拆散齐楚联盟,以便各个击破,于公元前313年派纵横家张仪赴楚,凭三寸不烂之舌,对楚怀王说,如楚国和齐绝交,秦王愿以商於(今陕西秦岭以南至河南省浙川内乡一带)600里之地献楚。楚怀王不顾屈原、陈轸、昭睢等有识之士的劝阻,听信子兰、靳尚、郑袖等一群佞臣宠妃的话,应允了张仪,派使者跟他回秦受地。

张仪一到秦,就假装坠车伤了脚,闭门谢客。三个月后,张仪得知齐楚确实已经绝交,才接见楚国使者说:“秦国的土地岂能随便送人,我说的是将自己的六里俸邑赠给你们。”楚怀王听了怒不可遏,不顾陈轸等人劝阻,发兵攻秦,于公元前312年与秦军战于丹阳(河南省丹江北)。楚军大败,主将屈匀及副将70余人被生俘,8万士兵阵亡,汉中郡被秦占领。楚怀王恼羞成怒,倾全国兵力再次攻秦。同年与秦军又战于蓝田(今陕西省蓝田县),再次大败。韩、魏乘机出兵攻楚。楚两面受敌,只得匆忙撤退,向秦国割地求和。此后的一段时间内,秦国因致力于攻打三晋,楚国暂时解除了来自秦的威胁,但是,国内社会矛盾激化,于公元前301年发生了庄跷领导的农民起义,使统治阶级受到了沉重的打击。

周赧王在位期间,秦国开始左右出击,南攻楚,东击三晋(韩、赵、魏),向中原地区扩展。

秦在攻楚同时,又向三晋出击。周赧王登基之初,公元前314年,秦趁齐国攻打燕国之机,出兵攻打三晋,夺取了不少地方。公元前308年,秦军出函谷关进攻韩国的战略要地宜阳(今河南省宜阳县)。经过几个月的激战,秦军于第二年攻克宜阳,打开了通向中原的大门。就是前面讲的周赧王八年的事。

公元前293年,韩、魏两国合兵抗秦,会战于伊阙(河南省洛阳市南),秦军在白起指挥下大胜,歼敌24万多人,韩、魏两国的兵力受到严重削弱。此后,秦继续进攻、蚕食三晋,到公元前286年止,已经占据了三晋一半的土地,首当其冲的韩、魏大大被削弱了。

秦楚之间,公元前299年,秦王以结亲为名,约楚怀王去武关(今陕西省丹凤县武关镇)相会。楚怀王再次不听屈原劝阻,听信子兰之言赴会,果然被秦兵劫持,押送到秦都咸阳。两年后,他逃跑不成,忧愤而死于秦(看历史总有觉得楚怀王智商不够的感觉),他死前,秦军攻楚,杀楚军5万,夺去15座城市。

秦国的日益壮大,使秦昭王不满足于王的称号,要称帝以示尊严,准备取周而代之。公元前288年10月,秦昭王约齐愍王一起称帝,秦为西帝,齐为东帝。12月,在纵横家苏秦劝说下,齐愍王去帝号,迫使秦昭王也取消了帝号。两强称帝,暴露了他们吞并五国、瓜分天下的企图,使五国十分惶恐,导致了五国攻秦和六国攻齐两大事件。韩、赵、魏、齐、燕的五国攻秦,由于各国各怀目的,难以统一步调,最后无功而散。

公元前284年,燕、秦、楚、赵、魏、韩六国在秦王组织下联合攻齐,燕军在名将乐毅指挥下大败齐军,长驱直入,攻占齐国都城临淄,攻取齐国七十多城,齐国只剩下莒、即墨两城,齐王逃奔于莒。五年以后,在齐国名将田单指挥下,齐军才打败燕军,收复失地。经过这次打击,齐国国力大衰,此后就不是秦的对手了。

公元前280年以后,秦军更开始集中兵力攻占了大片楚地,并于公元前278年由名将白起率兵攻占了楚国都城郢。楚国就此一蹶不振,一步步地在走向灭亡。在郢都陷落后,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屈原不忍心眼见楚国灭亡,投汨罗江自尽。后人为了纪念他,在端午节会划龙舟。

司马迁还记录了秦国向东周和西周借道,想通过两周之间的地区去攻打韩国的事。周赧王担心:借了道会得罪韩国,不借又会得罪秦国。大夫史厌便对周赧王说:“为什么不派人去见韩公叔呢?就对韩公叔说:‘秦国敢穿过周地去攻打韩国,是由于信任东周。您为什么不给周一些土地,并派出人质前往楚国呢?’这样,秦国一定会怀疑楚国,不相信周君,也就不会攻打韩国了。您再派人去对秦国说:‘韩国非要给我们周一些土地,想以此来让秦国怀疑周君,周不敢不接受。’秦国也就没有说词儿,不让周接受韩国的土地了,这样就既得到了韩的土地,又是听命于秦国了。”

秦国召见西周君,西周君不愿意去,就派人对韩王说:“秦国召见西周君,他是想攻打大王的南阳,大王为什么不派兵驻守南阳?周君将以此为借口不到秦国去。周君不到秦国去,秦国就一定不敢渡河来攻打南阳了。”大概是看对方有防备,就不能轻易出兵吧。

东周和西周打仗(都这么点地方了,还打来打去,越打越烂,小心别人一口气就给吹没了),韩国派兵去救援西周。有人为东周游说韩王说:“西周原先是天子的国都,有许多钟鼎宝器和贵重的宝物。您如果控制住军队不出动,就可以让东周感激您,又可以使您尽得西周的宝物。”所以结果如何呢?大概是韩国按兵不动得好处,东周西周都没打赢,周赧王还继续做了好多年天子。

周赧王被称做成君。楚军包围韩国的雍氏,韩国向东周要兵器和粮草,东周君(不是周赧王)姬班害怕,叫来苏代(他有个同族的哥哥叫苏秦,就是佩戴六国相印、跟张仪齐名的那位)把这事告诉他。苏代说:“您何必为这件事担忧呢!我能使韩国不向东周要兵器和粮草,又能让您得到高都。”东周君说:“你如果能办到,我可以把国政交给你。”

苏代会见了韩相国公仲侈说:“楚国包围了雍氏,原来计划三个月攻下,如今已经五个月了,还攻不下来,这说明楚兵已经疲惫了。现在您向周要兵器粮草,就是向楚宣告您自己已经疲备了。”韩相国说:“对。可是使者已经派出去了。”

苏代于是说:“为什么不把高都送给东周呢?”韩相国非常生气,说:“我不向东周要兵器粮草也就够可以了,为什么还要把高都送给东周呢?”

苏代说:“把高都送给东周,东周就会转过来投向韩国,秦国听了一定很恼火,怨恨东周,与东周断绝使者的往来,这样就等于是拿一个破烂的高都换来一个完整的东周。为什么不给呢?”

韩相国听了大乐说:“好。”果然把高都送给东周了。

这里面涉及到四个国家,韩跟楚国打仗,找周国要粮草,苏代代表东周找韩国要了一个城,说是用来离间东周与秦国的关系,从而达到韩国实际控制东周的目的。韩相还答应了,当然是名义上给还是实际上真给了存疑,毕竟交接是一件很费时间的事情呀。

战国末年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时代,一个个文士口吐莲花,纵横捭阖,“三寸不烂之舌抵百万雄兵”,演绎出许多我们都无法想象的故事。

周赧王三十四年(公元前281年),大夫苏厉(他也是苏秦的同族兄弟,苏家出了五兄弟奔走于各路诸侯之间)对周赧王说:“秦国攻克韩国、魏国,打败魏国大将师武,往北攻取赵国的蔺、离石二县,这些都是白起干的。白起这个人善于用兵,又有天命佑助。而今他又带兵出伊阙塞去攻打梁国,如果梁国被攻破,那么西周就危险了。您为什么不派人去劝说白起呢?您可以讲楚国养由基(楚国将领,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射手,百发百中,百步穿杨都是讲的他的故事,他勇猛善战,但是等他年老的时候,吴楚两国发生战争,养由基被吴军包围,被吴军万矢齐发,死于乱箭之下)的故事给他听,然后说:“如今,您攻克了韩国、魏国,打败了师武,往北攻取了赵国的蔺、离石二县,您的功绩是很大了。现在您又带兵出伊阙塞,过东西两周,背对韩国,攻打梁国,这一次如果打不胜,就会前攻尽弃。您不如假称有病,不要出伊阙塞去攻打梁国了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