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瑶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美瑶小说网 > 乡镇税所 > 第52章 乡下收税

第52章 乡下收税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王志山一通电话,听得一旁坐着的李本兴心惊肉跳。话让不安,继而多了异样的目光,抬头看向浑然未觉的王志山。可王志山比他焦灼,哪里注意到他的神情不对?王志山转身离开,李本兴立即铁青着脸,对一旁的张兴福努努嘴:

“这个小伙子也恁他妈的冲了点!什么‘我是你们的专管员’?多大一个专管员,敢在这些乡保长面前充大?太自以为是了。他以为自己是孙猴子,拿‘弼马温’当成圣旨?专管员是个多大的官,他敢在乡保长面前说这种话!是不是在他眼中,专管员很了不起?这会让那些乡保长听着多不舒服!我看小伙子不行。年青人缺乏磨炼。不狠狠地杀杀他身上那股水气,弄不好会带灾我们俩的。你说是不是,兴福?”

张兴福一声不吭。王志山来到他面前的话机前打电话,一字一句,他全听在耳朵里。只是,与李本兴想法不同,他此时的内心,并不认可李本兴,想反,倒是对跟前的李本兴多了不一样的看法。几天前的上山,张焕娣以一名女同志特有的委屈,将上山的遭遇,倒了苦水。想着那天的一幕一幕,他此时内心的一番沉浮,不住地在心里翻腾。他不住地暗暗责怪李本兴:李本兴啊李本兴,你骑个三轮摩托车上山,你不让女同志留下看车,反倒让女同志去干男人的活,这算什么话?你该有的男人担当,到哪儿去了?算我看错人了!你自己不反思,眼睛却只盯向别人——他王志山无非年青娃娃一个,第一次下乡,身为新人,你不帮他、当面提醒他注意,你怎么反倒说上这话了?他新来乍到,头一次干这种工作,人生地不熟,摸不着庙门,你不帮他一把也就算了,如此说三道四,什么意思?他究竟有什么错?不就说话直了点,冲了点吗?

身后张兴福与李本兴接下来怎么议论自己,王志山全然不知。他一个人上路了。

李本兴背地里的话,他不得而知。

他只知道,眼下他成了孤身一人,得直面对整个独山村公所的屠宰税清缴任务。

出门刚驶出老城,天色风云突变。都说“三月的天,小孩子的脸”,此话一点不假。出门前还好好的天,说变就变,没有征兆与预感。“倒春寒”的寒风,不期而至。冷嗖嗖的风,一点点带走了人身上的最后一点热乎,让人受不了。

寒风中,王志山一人骑着车,孤独前行。

没有王兴正,他毫无头绪。脚下的路像是欺生,不再像是跟着王兴正一同前来时的顺风顺水,变得颠簸。前方是否顺利,让他心里打鼓。心头一片茫然,让他只剩下了孤独与陌生,以及面对陌生的恐惧与害怕。

所有的一切,只剩下了感觉。

他勉强地辨认着方向,“吭哧”地蹬着单车,朝着未知前行。

上了东山那个标志性的长坡,他来不及稍事休息,开始下坡。长长的坡路,他不断念叨起了张兴福那句“打铁离不掉本身硬”的话,不断给自己打气,拼命蹬起了车。他能想到的,是祈求老天开恩,让他早点干完回来!

下了等到人进了村子,四下里一片安静。没有一个人,他心头顿时一片空白。直到这时,他才体会到了自己的无助:是啊,独山村公所的大门朝哪儿开,他还不知道呢!

无奈之余,村口多了找人问路的王志山。

村口处,好不容易多了几个因天气突变,没有外出干活的村民。他逢人便问:

“请问,村公所在哪里?”

经好心人指点,他找到了村公所。

可村公所大门紧闭,无人应答。

紧闭的大门,让他像是浇了盆冷水,寒意阵阵。他顿时六神无主。一阵茫然失措后,他想到了找这个村公所的负责人。

几番打听,负责人的名字终于有了,是一位名叫“姚六五”的村主任。

顺着村民指点,他到了姚六五家门口。

一阵敲门后,屋里探出一人。探出头来的不是别人,正是独山村公所的负责人姚六五。他四十来岁的模样,裹着一件军大衣,一张刚毅而机灵的脸。寒冷的天气里,他借着正月,偷了闲,一连几天没去村公所,而是蜷缩在家里,烤上火,驱赶着不期而来的阵阵寒气。眼前这个年青人的到来,打搅了他的安逸与清闲。他冷眼斜瞟了一脸王志山,一脸狐疑:

“你,找我?”

听到对方正是自己要找的姚六五,王志山长长舒了口气。他像是一个掉队许久的兵,终于找到组织,他心头一热,冲姚六五晃了晃身上的税务制服。他不由自主地心想你不认识我这个人,总认得这身制服吧?当下,他作了自我介绍,小心地说出此行目的,满怀期盼:

“是这样。今年又要清屠宰税了。税所分头行动,你们独山村公所就我一个人过来。人生地不熟的,我不知道哪家过年杀了猪没有交税,只有找您来了。您能否帮个忙,带个路,或者领我去找一找各村的村长?”

姚六五的脸拉长了。他收起了一村之主的大方,变得迟疑起来:

“你说,这个事情啊……我没有接到上面的通知,怎么能跟你去收税?再说了,你们这些部门来找我们的人那么多,工商、税务,还有镇上管土地的土地公公,我都说不上倒底有多少个工作队了!上头来的,比我们村的狗还多。我蚂蚱大点的官,没事的时候,谁都不知道我的官有多小;有了事,谁都记得起我这个官有多大——你不想想,如果个个来下村子办事,都要我来带路,我可是《西游记》里的哪吒,长了个三头六臂?”

王志山一时语塞。他不知如何是好。

巷道有人走过,在惊奇地看向两人。姚六五不客气,冲王志山下了逐客令:

“你,可是还要来我家里呢?”

王志山无计可施,再顾不上这是姚六五打发他的套路,厚了脸皮,一脚进了他的家。

两人在客厅前站定。王志山不管不顾,找了个板凳坐下。姚六五一脸清冷,紧了紧身上的军大衣,伸手烤了一把火,两眼滴溜溜地,想着如何打发这条断不了的尾巴?

王志山再顾不上许多,拿出票夹子,道:

“既然您忙,那麻烦您,告诉我一下各个村长的名字,我去找他们一找。”

姚六五迟疑着,报出了各村村长的名字。

他前脚刚出姚六五的门,后头“哐当”一声,门关上了。

外头北风呼啸,天气更加地变冷了。

村子里,王志山多了举目无亲般地无助。他手脚冰冷,想着接下来怎么找各村村长?

第一位村长家,他扑了个空。

几经周折,他到了下海湖边,去找一位名叫“姚小六”的村长。天气陡变,下海湖起了风浪,姚小六担心自家船只,一个人站在湖边,看着呼呼北风中晃动的船只,担心它顶不住风浪,会被随时刮来的风浪,一下子摔个粉碎!没了它,我可怎么办啊!

正在出神,他听到有人叫他。应声转过头,眼前多了一身制服的王志山,让姚小六吃了一惊:

“你,找我?”

王志山是一路打听,好不容易找到这里来,知道姚小六不是别人,是姚六五的哥哥,脚下大骡沟村的村长。面对姚小六,王志山表明来意,话不多说,直接张口问上了姚小六:

“村子里,有几户人家杀过年猪?”

姚小六年长姚六五不了几岁,与姚六五相比,却苍桑许多。他一脸皱纹。不知是眼前的王志山可爱,还是自己一贯如此,他爱笑。在说出一句话,便会笑上一阵,将满脸的皱纹堆在一起。只不过,这位淳朴的村长,对王志山多了受怜,得知对方来意,认真地回忆着,一连报出了几户人家的名字。

王志山边听边记,记下了接下来要找的人家。职业习惯性使然,让他仔细地回顾了一番,记下每户人家的位置,再问及几个户主们的名字怎么写?

姚小六笑得欢快:

“小王,你难倒我了。我大字不识一个,除了扁担倒下来是个‘一’字,其他的,我真不认识多少!你问我他们的名字,我是一个说不上来!我这辈子吃的最大的亏,就是不识字。要是识字,当年也轮不着我弟去当兵,退伍了干上了村公所主任!”

告别姚小六,王志山顺着姚小六所指,去了第一户人家。

一座低矮的瓦房前,王志山打量着这座古老的泥巴糊就的房子。房子除了泥巴糊的墙,没有柱子,任由椽子压在土泥巴的墙上,再顶上瓦顶,筑就一座上了年头的破旧瓦房。北风劲吹,让他实在担心,它究竟能不能顶得住这场强劲的大风?

站了许久,房子里没有动静。他小声地叫了户主名字“胡彦青”,无人应答。心一急,他的声音大了许多:

“有人吗?有人在家吗?”

门迟疑着,“吱呀”一声开了。一位中年男子探出了头,定定地看向他。

王志山确认过男人正是他要找的胡彦青,表了身份,道:

“胡彦青,你家去年过年是不是杀了年猪,没有到镇上去卖,在村里卖了,没来得及去上税?”

胡彦青点点头,一脸奇怪,像是喃喃自语道:

“这个,你怎么知道?”

看来是找对人了。王志山舒了口气。他转了大半个村子,终于找到了第一位正主!他没有将姚小六托出,而是把杀年猪要交屠宰税的话说了。胡彦青点点头,给他让了门:

“来,来家里坐。我去找钱。”

进了门,王志山一脚站到了房子正中。土房是他见过最古老、最典型的“小平房”。进门的右侧,打了一口土灶,大铁锅里冒着热气;女主人将炒好的菜端到了屋子正中的饭桌。饭桌前,多了一个忽闪着大眼睛的男孩,好奇地打量着陌生人的到来。米饭和洋芋的清香,唤醒了王志山的肚子的饥饿。经过半天奔波,他还没有吃过一口东西呢!饥饿像是在这一刻被唤醒了记忆,再也顶不住诱惑,不争气地“咕咕”乱叫。

王志山咽着口水,收过钱,正准备转身走人,胡彦青夫妇俩叫住了他:

“别走啊!小伙子,吃饭吃饭。随便吃个饭再走!”

王志山迟疑了。这一趟来得不容易,除了烧香摸不着庙门外,他完全不知今天的早饭在哪里!这一刻,除了感激,他什么也没有剩下。当下,他看了夫妇俩一脸真挚,心头一热,将大沿帽摘下,往面前的小凳子上一放,坐了下来。

他饿坏了。什么“不吃纳税人的饭”、“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”的话,全然顶不住了饥饿。不着边际的自尊,在实实在在的饥饿面前,完全让他缴械投降。他甚至来不及解开风纪扣,接过饭碗,舀上米汤,和着洋芋,汤汤水水,吃得稀里哗啦。一碗饭之后,他歉意地朝胡彦青笑了笑,又来一碗。

与吃相难看的王志山相比,胡彦青的儿子低着头,静静地往嘴里小口地扒着饭。胡彦青夫妇一脸笑意,看了看王志山,和颜悦色地道:

“新分来的吧?学校来的?”

“嗯!”王志山点点头,看了一眼饭桌前的男孩子,掩饰起了自己的狼狈样:

“你们家儿子?多大了,上学了吗?”

“上了上了。今年上小学二年级。这不,学校不是还没开学呢嘛,他呆在家里就只知道玩——也不会像你一样,会读书,将来能考个好学校、捧上铁饭碗,吃上公家饭。”

孩子一边看着父母,一边看向王志山。看得出,孩子对眼前这个大哥哥一样的王志山,并不排斥。

王志山的心头,多了暖暖爱意。饭桌前多了感激与寻常人家应有的温馨味道。末了,王志山从兜里掏出两块钱,放到桌上,抵作饭钱。

胡彦青夫妇死活不收。

一边要给钱,一边不收钱,双方争执不下。王志山一面将钱塞经了小男孩,一面撕下票夹里本子的封页,写下名字和地址,递与胡彦青:

“姚大哥。拿上它,有什么事来税务分局找我。这是我名字。他日如果有什么难处,你只管要找我。只要我能帮,一定帮你。”

告别胡彦青一家人,王志山舒缓开来。

村子里,王志山除了步伐坚实,别有一番感动在心头。是啊,善良的人有时更像一束阳光,洒在内心,不求回报,成了温暖。温暖感动彼此,难以忘却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